业内人士解码“吊瓶里的秘密” 能吃药就别打针了
2024-08-11 平开门系列

  株洲晚报8月27日讯(记者戴萍 实习生万佳 通讯员谭德伟)暑假,市民姚先生带孩子去国外游玩,中途小孩感冒并出现呕吐现象,到当地就诊,医生却只给开了一点口服药。孩子服药一天后,病情没有减轻,姚先生放弃万元旅行费,赶紧买机票返回国内治疗。“在国内吊水吊惯了。到国外就医,看医生只开那么点药,我真的不放心。”姚先生在网络上发帖讲述了自己的这个经历,“我很矛盾,不知道是国内吊水过度,还是国外医生不负责任,为什么面对同一个病,国内外的医生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其实,只要大家随意走进诊所或医院门诊,总能看到或躺或坐的吊水病人,尤其赶上春季或突然变天的时候,吊瓶林立已经是一道风景。这些吊着水的病人里究竟有多少是必须得吊的,又有多少人是“被吊”的?早在去年,《光明日报》报道,以抗生素为代表的抗菌药物的滥用慢慢的变成了我国医疗行业十分突出的问题。作为全世界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我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卫生部药政司副司长姚建红更是直言,“抗生素毁掉中国一代人。”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用药原则是“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可为什么大家去就医时,总感觉被安排吃药的次数少,被安排吊水的次数多呢?记者为此做了一番调查采访。

  “任何创伤性的治疗方法都是有潜在风险的,包括静脉输液在内。”市卫生局医政科谢文博科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道:“静脉输液要求无菌操作,环境必须清洁,否则致病微生物会对穿刺部位造成污染,引发不良反应,并且个体存在差异,体质特殊的人,更容易引发不良反应。”。

  吊水风险如此之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吊瓶族”?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说,这是两方面问题导致的,其一,政府对医疗机构投入不够,为了正常运作和发展,普遍采取“以药养医”的模式创收。而目前的医疗收入体系,医生的收入无法在检查、做手术等技术性诊疗过程中充足表现,只可以通过开药来实现。“一个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要成长为一名合格且有一定经验的医生需要五到十年,医生的培养周期长。而好不容易成为这样一名医生后,他并不能通过多给病人看病或做手术来增加收入。现在的挂号费、手术费都偏低。医生也是普通人,付出那么多而回报低时,有的人就会选择如开药提成等‘灰色’手段来增加自己收入。”这位业内人士透露道。

  除了医生这方面原因外,有的病人抱着快些好的心态,主动要求吊水,这一点在儿科比较多。“有些家长看不得孩子受罪,总是盼他快点好,直接让医生吊水。”

  “现在吊水的情况比前几年好多了。”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主任李朝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在因为制度的规范和家长健康意识的增强,盲目吊水的患儿慢慢的变少,“现在带小孩来看病的家长中,十个里面可能只有一到两个人会主动提出吊水,比以前少多了,而且我们往往还会劝阻。”李朝霞说。

  为了避免过度输液,李朝霞每周都会对自己科室医生开的处方和病历进行随机抽查,“除此之外,医院的药剂、医务部门和主管院长也会按时进行检查病历、处方,为的就是防止给患者滥用药、过度吊水。”但在长期的一线工作中,李朝霞也发现一个问题,“现在乱用抗生素的情况,社区小诊所比医院多。”李朝霞说,她曾遇到一名在小诊所就诊过的患儿,“诊所给他混合使用了三种抗生素,这对孩子来说,就是‘大炮打蚊子’。”李朝霞也提醒家长,在社区小诊所就医,一定要请医生告知用药品种,并且建议还是不要一看病就用抗生素,有细菌感染者才使用。

  记者也在市卫生局医政科了解到,为了逐步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国家卫生部发布了“第84号令”,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84号令”),已于本月1日起施行。

  依照84号令,我省也同步出台了《湖南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试行)》(下简称《目录》)。《目录》规定医院通常只可以使用146种常用抗菌药物,并且对这146种抗菌药物使用权限做了详细划分。“通俗地讲,非限制使用级的抗菌药物,基本各级医师都可以用;限制使用级的抗菌药物,只有主治医师以上级别的医生才有权限开;而特殊使用级的抗菌药物,则只有具有高级职称的医生才能用。”医政科科长谢文博说。

  “医院如果要使用《目录》以外的抗菌药物,需要逐级上报到卫生厅备案。”谢文博介绍说,目前,省卫生厅已经对全省三级医院和部分二级医院规范使用抗菌药物进行了培训;我市目前也对部分医疗机构进行了培训。“国家卫生部的84号令和省里的目录,对整治抗菌药物滥用迈出了更坚实的一步。”

上一篇:【48812】伤风发烧莫容易打吊针 口服药物是最佳方法_健康频道_凤凰网